浙江华业IPO:研发投入“吝啬”、财务管理混乱技术创新与内控双重风险暴露_产品中心_必发888官网登录_手机版本登录
您好,欢迎光临必发888官网登录!
必发888官网登录
必发888手机版本登录
    联系我们
  • 必发888官网登录
  • 电话 : 0510-88587352
  • 手机 : 13812504826
  • 联系人 : 郁总
  • 传真:0510-88586938
  • 地址:无锡市锡甘路鸿声工业园
浙江华业IPO:研发投入“吝啬”、财务管理混乱技术创新与内控双重风险暴露
发布时间:2025-01-06 07:51:13   来源:必发888官网登录
产品内容描述

  

浙江华业IPO:研发投入“吝啬”、财务管理混乱技术创新与内控双重风险暴露

  2024年12月30日,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业”)终于提交了创业板IPO注册申请,结束了漫长的等待。然而,这家号称“中国塑机辅机及配套件行业7强企业”的公司,在IPO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财务管理方面。财评社深入剖析浙江华业在研发能力、财务内控、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硬伤”,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

  根据招股书披露,浙江华业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51.20万元、1518.83万元、2118.45万元和884.0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4.06%、2.63%、2.62%和2.18%。这一数据不仅显示出研发费用率的逐年递减,更令人震惊的是,浙江华业的研发投入在整个报告期内始终低于行业中等水准。同行业能够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3%-5.8%,而浙江华业的占比却从未超过3%。这种“吝啬”的研发投入,显然与其宣称的“高新技术企业”形象不符。

  浙江华业官网显示,公司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为进口设备,包括奥地利CNC螺杆旋风加工中心、日本马扎克加工中心等。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浙江华业的产品生产高度依赖外部设备供应商,而非自主研发。《奕泽财经》指出,浙江华业的专利虽然有88项,但发明专利仅有12项,且大部分为10年前取得,近年来并未新增重大技术突破。更为关键的是,2016年公司取得的两项重要专利——《用于螺杆抛光机上的粉尘回收装置》和《螺杆抛光机》,被时任战略部总监宋海幸公开表示是与设备厂商共同研发的,这与专利的“原始取得”性质明显不符。这种矛盾的说法,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公司研发独立性的怀疑。出品财评社

  2024年12月30日,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华业”)终于提交了创业板IPO注册申请,结束了漫长的等待。然而,这家号称“中国塑机辅机及配套件行业7强企业”的公司,在IPO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财务管理方面。财评社深入剖析浙江华业在研发能力、财务内控、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硬伤”,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

  根据招股书披露,浙江华业在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151.20万元、1518.83万元、2118.45万元和884.0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是4.06%、2.63%、2.62%和2.18%。这一数据不仅显示出研发费用率的逐年递减,更令人震惊的是,浙江华业的研发投入在整个报告期内始终低于行业中等水准。同行业能够比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3%-5.8%,而浙江华业的占比却从未超过3%。这种“吝啬”的研发投入,显然与其宣称的“高新技术企业”形象不符。

  浙江华业官网显示,公司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为进口设备,包括奥地利CNC螺杆旋风加工中心、日本马扎克加工中心等。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浙江华业的产品生产高度依赖外部设备供应商,而非自主研发。《奕泽财经》指出,浙江华业的专利虽然有88项,但发明专利仅有12项,且大部分为10年前取得,近年来并未新增重大技术突破。更为关键的是,2016年公司取得的两项重要专利——《用于螺杆抛光机上的粉尘回收装置》和《螺杆抛光机》,被时任战略部总监宋海幸公开表示是与设备厂商共同研发的,这与专利的“原始取得”性质明显不符。这种矛盾的说法,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公司研发独立性的怀疑。

  深交所对浙江华业的技术先进性提出了多次质疑,尤其是在2023年3月发布的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解释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占据营业收入比重逐期下降的原因,并说明其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劣势。浙江华业在回复中解释称,研发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打消市场的疑虑,尤其是在同行研发费用率普遍维持在3%以上的情况下,浙江华业的研发投入显得很不足。深交所的反复追问,暴露出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硬伤”。

  招股书中披露,2019年和2020年,浙江华业存在以向舟山市海明特殊钢有限公司采购的名义进行转贷的行为,共发生15笔,涉及金额高达2.726亿元。这种行为违反了《贷款通则》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属于典型的“专款专用”违规操作。转贷问题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财务透明度,还可能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尽管浙江华业解释称,这些贷款均用于正常生产经营,且按时偿还了本息,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内部控制机制的漏洞。转贷行为的存在,暴露出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混乱和不规范。

  除了转贷问题,浙江华业还存在向关联方拆借资金的情况。2019年,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沈春燕向公司拆入资金194.05万元,而浙江华业则向关联方舟山启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拆出资金68万元。虽然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些资金拆借行为参考了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并计提了利息费用,但仍然引发了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担忧。尤其是考虑到浙江华业是一家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夏增富、沈春燕及其子夏瑜键掌握了公司78.02%的表决权,这种家族式的治理结构有几率会使利益输送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另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问题是,浙江华业在报告期内未向全部员工缴纳公积金。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仅向266名和258名员工缴纳了公积金,缴纳占比分别是24.74%和20.84%。这一做法显然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未来如果被要求补缴全部或部分社会保险费用及住房公积金费用,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和法律风险。此外,这样的做法也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暴露出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

  更令人不解的是,浙江华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并未进行过现金分红,但在2022年上半年申报IPO之际,突然进行了6000万元的现金分红,超过了其上半年的净利润。这一行为不仅加剧了市场对其金钱上的压力的担忧,还引发了关于公司是不是存在“突击分红”的质疑。尤其是在公司货币资金已无法覆盖短期借款的情况下,大额分红的做法显得很不合时宜。这种短视的财务管理策略,暴露出公司在资金管理和长远规划上的严重不足。

  浙江华业的基本的产品为螺杆、机筒和哥林柱,这三类产品占到了出售的收益的98%左右,其他油缸产品仅占比2%。虽然公司在我国塑料机械用螺杆、机筒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但这一数据并未得到充分验证。深圳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公司说明有关数据统计的计算依据、其他主要市场参与者分布情况,以及数据的权威性和客观性。此外,浙江华业的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夏增富在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担任副会长,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其数据真实性的进一步质疑。

  浙江华业所在的塑料机械配套件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之间的竞争极为激烈。根据《奕泽财经》的调查,浙江舟山金塘地区有600-700家螺杆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以上,骨干企业10余家。浙江华业虽然是该地区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但在单个产品领域并不具备非常大的优势。例如,塑料挤出机用锥形双螺杆、机筒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是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注塑机螺杆做得比较好的则是舟山市通达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由此可见,浙江华业的技术优势在行业内并不突出,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压力依然巨大。

  浙江华业在招股书中强调,企业具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具备较强的订单获取能力。然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在手订单为1.277亿元,同比下降6.43%。公司解释称,订单回落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提高速度放缓和行业景气度复苏没有到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尽管如此,随着行业复苏,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能否保持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浙江华业的单一产品结构和抗风险能力显得很脆弱。

  综上所述,浙江华业在IPO过程中暴露出了严重的“硬伤”。一方面,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成果依赖进口设备,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存疑,难以支撑其“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另一方面,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转贷、关联方资金拆借、公积金缴纳比例低等不规范行为,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薄弱,暴露出公司在治理结构和资金管理上的严重问题。此外,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订单获取能力存疑,未来的增长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尽管浙江华业已经成功提交了IPO注册申请,但其能否顺利通过审核并最终上市,仍需进一步观察。对于投资者而言,浙江华业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财务管理规范性将是决定其投资价值的关键因素。

  浙江华业亟须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透明性和规范性,否则,浙江华业的IPO或因“硬伤”而功亏一篑。

  注: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撰写,旨在客观分析浙江华业IPO,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载全文加载更精彩博文